第(2/3)页 大唐开元年间 李隆基回到自己的宫殿,心绪难平。他走到书案前,展开一卷竹简,上面记载着他即位以来的功绩。 “开元盛世...”李隆基轻声念道,眼中闪过一丝自豪,“若是能让老祖宗看到现在的大唐,他会作何感想?” 就在此时,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。太监总管高声禀报:“陛下,朝中大臣们都在议论您与太宗皇帝的对话,请问该如何处置?” 李隆基挥了挥手:“不必理会。让他们议论去吧,朕倒要看看,他们能议论出什么花来。” 大秦始皇二十六年 嬴政站在咸阳宫的高台上,俯瞰着脚下繁华的帝都。他的目光穿透了时空,仿佛能看到千年之后的大唐盛世。 “李世民...李治...李隆基...”嬴政低声念叨着这些名字,眼中闪过一丝羡慕,“朕的子孙后代,何时才能有如此气魄?” 他转身对身边的大臣说道:“传朕旨意,加强太子扶苏的教育。朕要亲自督促,务必让他成为一代明君!” 大臣们纷纷应声:“臣等遵旨!” 大明洪武年间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,眉头紧锁。他看着跪在殿下的朱标,心中五味杂陈。 “咱的标儿啊,”朱元璋叹了口气,“你听说了那李世民父子的事情没有?” 朱标恭敬地回答:“儿臣已经听闻。” 朱元璋站起身,踱步到朱标面前:“你可知道,为什么咱要让你暂停处理政务,专心养病?” 朱标低头道:“儿臣不敢妄自揣测父皇心意。” 朱元璋伸手扶起朱标,眼中满是慈爱:“咱不仅是为了你一个人,更是为了咱们朱家江山,为了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啊!” 他转身望向殿外,声音变得低沉:“你是咱的太子,是大明的希望。咱绝不允许你出半点差错!” 朱标听罢,心中感动万分,跪下重重地磕了个头:“儿臣定不负父皇厚望!” 南宋绍兴年间 临安,皇宫大殿。 岳飞站在殿中,目光如炬,声音洪亮:“陛下,臣请求北伐,夺回中原!” 第(2/3)页